兰亭西游,敦煌寻根——第六届中华青年新闻传播学者论坛侧记

 

 

 

壹.天助多友

 

于我而言,第六届中华青年新闻传播学者论坛(暨多闻雅集,又称“多友会”)真正结束时间应是7月22日20点——最后一位安全到家的多友、北京大学许静老师在火车晚点近10小时后到达北京。后来得知,火车晚点是下雨造成路段塌方,修通后又因地震造成二次中断。

 

大约12小时前,距离兰州仅有231公里的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发生了6.6级特大地震。兰州震感十分明显,一家人不同程度感觉头晕恶心。第一时间抱儿子冲到楼下,然后给当天返程多友发短信问平安。祈祷他们回程顺利。两天后得知,这次地震造成89人死亡、800多人受伤,5人失踪……

 

回头再看7月15日-21日7天多友会期,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天助我也”!

会前,兰州一直在下雨,尽管气候凉爽但雨天毕竟不便;可没想到,7月15日、16日两天老天爷十分给力,不仅全都放晴,而且十分凉爽宜人。在南方,会前几天一直下雨,沿海一带还迎来台风苏力;世新大学张依依教授因此一度放弃旅行计划,然费尽周折竟也安全抵兰,上天了却她“西游”的心愿。

 

会后,从敦煌到兰州,列车Y668难得一次正点(导游说80%会晚点),世新大学张依依、武汉大学司锦新二位老师最后时刻赶上回程的班机(12:25起飞)。而我,平身第一次将衣物落到火车上竟然失而复得。更主要的,大多多友都避开了第二天地震的影响……

 

冥冥之中,一定天助多友!

 

7月11日的天气查询,兰州气候宜人静候多友

 

贰.功德须弥

 

在张掖大佛寺,有一对有意思的门联:“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我跟同事王臻调侃:“少问多睡,难得糊涂,此乃智慧人生也”。

 

尽管这是第二次来张掖,但参观大佛寺却是第一次。传说这个寺庙香火旺盛,很有灵性,深得领导抬爱。在我印象中,那句酒桌经典语录“领导全干我随量”总是和大佛寺粘连一起的。我不懂佛学,也不敢谈灵性,只好常常自我调侃罢了。

 

一个偶然,在大佛寺拍到这张“无上正觉”和“功德须弥”的匾牌图。刚好,CC老师就在匾牌的下面,长途旅行劳累,衣物也不那么整齐,但“功德须弥”和“无上正觉”的味道恰在其间。我跟来自美国爱德华州立大学的朱平超教授多次讲到:“多友会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李老师就是这个大功大德之人。”

 

正如北京大学许静老师多次提及的那样,“多友,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种感觉在别的地方真是很难找到。想必正因如此,在鸣沙山顶才有了“那些用绳命在沙漠里谱写的作品”(上海外国语大学钱进老师语)。我很期待这些作品。

李金铨教授与张掖大佛寺的“功德须弥”匾牌

 

叁.守护理想

 

我原以为搞新闻的人是为数不多的理想主义者,但是,当我知道常嘉煌先生的故事后我对这个看法有所改变。说实话,在承办这次多友论坛之前,我对常先生的故事几乎处于无知的状态——后来想想,其实是知道一些传闻的,但并未留下记忆。

 

在我看来,常先生的现代石窟和他的故事有点儿“愚公移山”,甚至在当下总有点儿那么的“不合时宜”。但不管怎样,我非常尊重这样的一位理想主义者。记得,7月21日从敦煌回到兰州的酒店,深夜10点多,海龙、闫隽、钱进和我还在议论常先生的故事。我想,就算作为一个西游的话题,多友与常先生的相遇都会成为一件有缘的佳话。

 

我不知道大家在参观现代石窟时有没有注意到一位看门人——一位畸形驼背的中年男子(出于尊重,我没有拍下他的照片)。伴随一闪一闪的、幽暗的灯光,我不知道这个中年男子是如何在茫茫大漠中守望这块儿土地。我想,能坚守如此的人,都应受到尊重!

 

回到兰州,我在网上读到一篇题为《常嘉煌“现代石窟”:梦想能否绽放》的报道。报道引用了一段常嘉煌自我解嘲的话:“别人说我是60岁的年龄,50岁的脸,40岁的心态,30岁的活力,20岁的情趣,10的好奇心,1岁的幼稚”。也许,在理想主义者那里,幼稚与成熟,理想与现实都仅仅是一步之遥吧。

 

常嘉煌教授在现代石窟断崖边

 

肆.西游寻根

 

去敦煌的路上,我经常问从香港远道而来的师母颜嘉琪教授累不累?她总说不累。她说,这一趟是带着朝圣的心来的,当然不会感觉到累。同样的问题问给来自台湾的张依依教授,她说,本来自己这段时间身体不好,但没想到这一路心灵西游确实满载而归。我想,身体不累是假,心境满足才是真。在回兰的列车上,我和CC、赖正能、 Stella Chia(假芝云)、Kitty聊到同样的话题,他们表达类似的看法。而这,恰恰是我所欣慰的。

 

记得一年前,兰州打出了“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旅游宣传口号。我当时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最近(7月)是甘肃旅游的旺季,希望游客们莫将旅游理解成单纯的消费——仅仅是花钱享受。其实旅游更是心灵的碰撞和文化的交流。游客即使不能美美与共,也请美人所美。珍爱您的旅游目的地,不破坏,不浪费,不占有。谢谢!@甘肃之窗 @每日甘肃网 @人文甘肃”。

 

在我看来,我们今天的文化产业和旅游开发大多是消费文化的产物,尤其是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物。所以我一直有个担心,旅游开发成了“旅游开挖”,旅游成了“消费”,游客成了“消费主义者”。说实话,面对千古遗存的文化宝库,我们真不敢这么“消费下去”(随意卖票参观,乱扔垃圾,破坏文物……)。我们唯有带着朝圣寻根的心境,才是对传统文化的真正尊重,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旅行。

 

很巧,我在常先生现代石窟地下通道的门口拍到了这样一幅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亭书法博物馆馆长喻革良先生给现代石窟的题字:“兰亭西游,敦煌寻根”。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寓意,也是这趟多友西行很好的寓意表达。

 

兰亭书法博物馆馆长喻革良先生在现代石窟的题字 瑞士卢加诺大学中国传媒研究中心张展博士“西
出阳关”

 

伍.相约草原

 

CC让我写一篇“办会的(甘)苦谈”,我却不知从何处下笔。尽管我也能体会“办会甘苦,冷暖自知”的意蕴。但眼前,我只想对大家道一声感谢!

 

首先要感谢CC、kitty和沈菲老师,你们是这届多友会的总策划和总调度,你们安全抵兰我就感觉“半块儿石头落地了”。从今春三月,到七月盛夏,几百封往来香港和兰州(武汉)的电邮,从每个环节的安排,到每笔预算的约定,再到每位多友的联系……这些电邮都是办会甘苦的见证者。

 

其次要感谢各位多友和非多友,你们的参与和分享,你们的包容和厚爱,是本届论坛成功举办最重要的因素。尤其要感谢我的博士导师、极品多友陈先红教授,即使最后一刻因伤不能参加本届论坛,也还一直挂念活动的进展,从前期筹备到会议安排,再到各种提醒和关照都细心备至。

 

再次要感谢给予论坛帮助的中国壁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敦煌学者常嘉煌先生,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炳林先生,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樊锦诗先生,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周兵先生(排名不分先后)……

 

还要感谢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各位长辈和同仁,尤其是最可爱的学生志愿者——记得一开始担心志愿者不够时,我的本科生给予了我很大的援助,谢谢你们!还有敦煌之行的导游“小刘”——甘肃康辉旅行社的刘志江先生,这位兰大毕业的校友细腻、周到,完全改变了我对大陆导游行当的看法。

 

多友,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让我们明年相约大草原吧!

 

多友和导游在现代石窟断崖前 第六届中华青年新闻传播学者论坛在兰州大学召开

 

 

 

刘晓程 (兰州大学)
201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