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香港(上) — COM四月多友訪問劄記2

 

 

推著沉重的行李箱,來到COM報到。為我推開門的,是一位神采俊朗的教授,很親切地朝我微笑。後來知道他是傳播學界德高望重的CC李金銓老師。CC李老師和姚正宇老師、李喜根老師、沈菲老師當日安排晚宴,盛情款待我們這批新到的多友。這透滿人情味的安排,幫我們很快融入新的環境。

 

第一個週六,CC李老師帶我們去九龍寨城公園,又認識了師母—在美國大學從事心理治療多年的顏嘉琪老師。師母祖籍浙江舟山定海,幼年時期遭遇戰亂,和家人輾轉定居臺灣,與李老師的人生歷程相若,同是臺灣成長、美國求學工作、後居留香港。師母風度雅致、溫潤,用心照顧每一位多友,與CC李老師一道做我們的嚮導:講解我們目力所及的香港歷史、文化景觀,帶我們去看喧騰一時的唐英年大宅,接著去原來中英雙不管的九龍寨城遺址;再帶我們去到菜場、便利店這類最能體察市井生活的場所;請我們品嘗地道的泰國飯與本地甜品。一路行來,以前在頭腦中抽象的香港,透過眼睛,耳朵,舌頭,鼻尖,一一變作了我們的嗅覺,味覺,影像,情緒,和記憶。

 

報到當日,在辦公室裡還認識了來自臺灣的賴正能老師。他為我上了關於臺灣人最為生動的一課。賴老師先一天到香港,已提前做好有關功課,義無反顧地擔任了我的嚮導。他一路陪同我將行李運到酒店,去shopping mall吃午飯,購買無線網卡,再帶我熟悉酒店附近的超市、洗衣店等場所,無微不至。向賴老師請教臺灣的風土人情,他告訴我:在臺灣問路,很可能會遇到有人索性陪你一路走到底的情形—這也是我到香港的真實遭遇,而賴老師正是這一案例的主角。

 

因為學科接近,在祝建華老師的研究分享會之後,我再去旁聽了一堂他的統計課程。去年在山西的一次會議,祝老師的精彩報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來到COM,再聽到他的分享和課程,實在受益良多。祝老師在去美國之前,早年是在上海,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一種老派上海人特有的、優雅的矜持。在我印象中精確、守時的祝老師,為我們開設研究分享會,卻由原定一個小時持續到近四個鐘頭,結束時已快到晚上七點;為了照顧到旁聽的多友,增加了很多細節,又將早上九點到十二點的課程,延長到了下午兩點。

 

後來知道,除了祝老師和姚老師,一口標準普通話的沈菲老師、李喜根老師和陳霓老師,也都曾在上海生活過。這十來天在香港的訪問,有較多人情往來的老師,竟都有臺灣或上海的淵源,令我感到有些意外。

 

與人相交,當“發乎情,止乎禮”。這古訓中的“情”與“禮”,究竟該如何區別?基於我有限的經驗,對比臺灣、上海兩類文化中的人情,會不乏有趣的發現:臺灣的人情中更重視“情”的滋養,而上海的人情中更強調“禮”的恪守。人與人之間的相交,情是感性的,溫暖的,自我與他人之間撤下防守、彼此交融;禮是矜持的,冷靜的,遵守自我與他人間的既定邊界。因此,在關懷他人時,同樣是“推己及人”,臺灣人更近乎“己所欲,施於人”的溫暖、近切;而上海人則更關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克制與隱忍。臺灣的人情似山,上海的人情如水。

 

我與香港之間的人情交疊,最早始於七年前認識的一位原學界前輩:一位我非常敬重的香港籍華人學者,不僅學問好,更是心地仁慈的明師,也是我親近香港的精神起點。

 

世間人情,有些令人不堪重負,避之不及;有些讓人感慨世態涼薄,心寒意冷—而在我有限且幸運的經歷中,與香港有關的人情,像一杯明前新茶,色澤清亮,香氣清遠。

 

大夥兒在九龍寨城合影,是陝西師大滕朋拍的。 再來一張。

 

 

 

陳俠 (上海交通大學)
201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