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香港— COM四月多友訪問劄記1

 

 

到香港,正好是四月。五、六月是江浙一帶的雨季,香港在更南端,雨季便提前一個月,四月正好進入香港的雨季。於是,到香港的第一天就遇上了雨。接下來的幾日,香港便一直都在零星的雨或迷漫的霧中。

 

清明節放假,有一些材料放在CMC了,於是起身步行去辦公室。按照之前的路線,沿著人行道行到一個拐角處,再往左走,很快就會見到形狀很奇特的城市大學(CityU)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The Run Run Shaw Creative Media Centre,簡稱CMC)的建築。

 

據沈菲老師介紹,設計這幢建築的大師負有盛名,是美國著名解構主義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林的猶太人紀念館和現在正在建設的紐約世界貿易中心,CMC也因此而蘊含著“痛苦中的快樂”一類的哲學含義,體量“尖銳地向上”—–代價之一,就是有房間甚至沒有窗戶,比如沈菲老師自己的房間—-住在沒有窗戶的房間裡一心治學,每到心領神會、豁然開朗時,一定對這位建築設計師的深邃理念更有體會吧?

 

在快要抵達拐角時,不經意抬頭看到一幅畫面:幾座依山而建的高樓後面,雲霧圍繞著山腰。一時之間我有些神思恍惚,因為這樣的畫面,我曾在安徽的黃山,以及四川、雲南交界的瀘沽湖見到過,但那都是以自然風光吸引遊客的地方,可這裡是香港,是亞洲現代科技、金融、資訊的中心,是國際性的港口都市,竟也有這樣的山水筆墨。

 

到了辦公室,從窗戶往外看去,是一片山坡,樹木長得鬱鬱蔥蔥。如果不留意到設計、工藝都很精良的立交橋,以及不時從上面駛過的車輛,便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所熟悉的鄉村景象。我兒時在鄉鎮的家,從窗外看出去,便恰好有這樣的一片不加修飾、濃密繁茂的樹林和山坡。

 

前晚,大家都親切稱呼為CC的李金銓老師,在同李喜根老師、姚正宇老師、沈菲老師一起盛情款待今年四月到訪的多友之後,堅持要送我們到酒店。CC李老師說要帶領我們走一條捷徑。一向路癡的我,終於還是浪費了CC李老師的用心,很快就忘了捷徑的路線。但那條路上,沿途卻看到很多樹,很高大的古樹,也有栽種幾年的樹,在道旁,甚至有一顆古樹就在路中間。我更明白了香港道路“狹窄”後面更深層面的考慮—–人,對自然的尊重和敬畏。為了保留下來一棵古樹,路可以窄一些;為了依循山勢,樓層可以低矮一些、房間可以狹小一些;為了保留更多自然的空間,人的空間便因此而一再縮減。作為人,在面對自然時,這樣主動、紳士風度的自我收斂和克制,確實是會令鍾情於穿行在高樓、廣場、寬闊道路上的人失望,會令習慣於植物與水泥建築永久分離的人意外,會令喜歡在人行道上成群結隊、並列前行的人不適應。

 

可這卻也足以令人感動。即使在我初到時,因走錯了路,拎著沉重的行李箱到了main campus而不是CMC, 於是不得不“翻山越嶺”,穿過AC1,AC2,AC3, 上土坡、下石梯,輾轉行進了近一個小時。

 

CC李老師帶著我們走過一條安靜的街區,人行道上鋪了一層落花—-原來,鮮花,並不必須被養在溫室裡,或者被盛放在玻璃窗內、幾隻乾淨整齊的花盆裡。

 

在香港,明麗的鮮花開在屋外,落在路邊,融進泥土。

 

 

 

陳俠 (上海交通大學)
2013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