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之“多友記”—— 或曰“流水日記”(中篇)

 

 

4月11日

下午,李喜根老师给我们分享。李老师着重给我们阐述了“传播学理论及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这本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李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讲得深入浅出,厘清了大家对传播学理论理解、认识与应用的误区,我们都觉得受益匪浅,课后专门找李老师要到了课件。曾老师说,她回去后要找机会给学生开一个类似的讲座,“洗涤”学生的困惑,打开学生的视野。李老师特别讲到了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如何挑战权威和经典传播理论的问题,进而实现自己的理论表达和创见,这个对我启发最大,也很受鼓舞。

 

4月12日

金铨师采取了一种特别的方式与大家分享:我们就金铨师的问学经历提问,金铨师坐镇“答问”,算是一场对金铨师的“集体采访”。我想这是很多人期待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金铨师奠定今天在思想界和学术界的地位,他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他如何读书,如何思考,如何做研究?金铨师在分享前谦虚地说这么一种分享方式可能会浪费大家的时间,但后来证明效果非常好。之前已经看过很多关于金铨师的采访,包括克克老师(刘兢老师)的,但这次面对面提问和聆听,更是受益匪浅。

 

我从中归结了对自己最有启发的几个点:一是循着自己的兴趣做事、做研究,能够做得持久,做得深入,做出门道,做出真东西。金铨师后来做政治传播,做得自成体系,他中学时代以来一直对政治感兴趣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在人生关键选择的当口,一方面有机缘巧合,另一方面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后者更加重要。我想这是一个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的问题。三是做事、做研究不要考虑很多结果,考虑得失,而是沿着自己的兴趣,专注去做,总会做出真东西来。专注而不计较得失,造就纯粹学人。四是做事、做研究要善于利用零散时间,快速进入状态。

 

4月13日

今天自由活动,我窝在住处修改旧文,并整理连日来的访学收获,发现“吃入”的信息太多,“胃口”也很大,但是“消化不良。”不过,用许老师和曾老师的话说,心中已然点燃了“小火苗。”

 

4月14日

有趣而难忘的一天。我们有幸加入金铨师他们的爬山队(成立于2003年),爬大屿山的支脉,张隆溪教授、钟玲教授等学术前辈与我们同行,他们也是登山队的“老队员”。于是,一群学术前辈,领着一群后生,一路谈笑风生,进入一片翠绿;头顶是蓝天,左侧是绿树和山石,右侧是碧蓝的大海,有风徐徐而来,有鸟叫虫鸣入耳,也有几分燥热,但内心里却是踏实和宁静,新鲜、充实、愉悦。

 

行至中途,一群人停下来,分享零食,用各地方言朗诵柳宗元的《零陵春望》,陶老师还用蒙语翻译朗诵,令人叫绝!然后大家一起朗诵。倚着山坡,头顶蓝天,面朝大海,朗诵古诗,咀嚼文化,感受灵韵。这种场面总是让人感慨:纯粹的学人,不朽的文明,灵动的文化,而做学术更是可以有不同的面孔和多种的姿态,传承文化更是有灵活的方式和切身的坚守。香港在外人眼中只有弹丸的陆地,但其纵深多山却藏有不为外人所知的广阔,正如其文化之传承与实践,拥有不为外人所知的灵动与深厚。这是另一个香港,是另一个“学人香港”和“文化香港”。

 

4月15日

上午听金铨师的课,重新接受了《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洗礼”。金铨师说这本书他每年给学生上课,都要再读一遍,应该是他主张的“反复精读的书”之一。薄薄的一本书,听金铨师把他讲“厚”,是一种乐趣。课中,我们观摩了金铨师就《社会学的想象力》做的读书笔记,厚厚的一大摞卡片集在一起,有抄写重要的字句,有自己的感悟,有“左邻右舍”的联系和思考。通过笔记,又把书读薄了。课中,我们还获赠了金铨师送的读书笔记卡片并得到签名。金铨师说他是“老派”,做卡片式的读书笔记。

 

中午参加了新任系主任Prof Servaes的电影分享会。会场有午餐,大家边吃边聊,分享自己最感兴趣的电影或纪录片,非常有趣。

 

电影分享会后,金铨师带我们去学院顶楼看风景,拍照,聊天。后来又去听北大李晓明教授的讲座,讲计算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应用,很是开阔思路。把数据、计算的概念与思维引入人文社科研究,不是要让人文社科研究进入自然和机械的世界,而是让研究更加科学化,更加贴近实际和利于解决问题。

 

4月16日

学校今天有王蒙先生和白先勇先生的对谈,我本已网上预订了座位,但祝建华老师主持有关于疾病传播的讲座,我一早改了主意去听了。公共卫生专家用社会网的理论分析疾病传播,融于跨学科的视野,理据充分,很受教益。

 

下午参加沈菲老师的分享会,听沈老师讲“互联网与中国社会。”沈老师用数据追踪中国问题,探讨网民回帖、网民上网干什么等具体问题,得出了非常有趣的结论。这使我反思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研究话题开展研究。在我看来,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与实践、与公众、与思想界的对话不够,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有时候选择了本学科内比较专一和窄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许对于增进新闻传播学者理解新闻传播现象有帮助,但却对于增进知识,增进公众理解问题,改善新闻传播实践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也许新闻传播研究应该问一些公众关心的、有趣的、常识性的和基本的问题。沈老师无疑问了这些有趣的问题,所以我们听他讲来津津有味。

 

4月17日

上午听祝老师讲授因子分析,祝老师不是从概念讲起,而是用自己绘制的表格从如何做因子分析讲起,他可以用几句话讲清楚因子分析的实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用几句话串起来理论,也可以用几分钟点出一个例题的精髓,既有宏观的理论关照与思考,又有围观的案例和操作步骤,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直击要害。这堂课听得很过瘾。不光学得因子分析的知识,还学得应该如何讲课。倒出一碗水,心中要有一桶水,我想就是这样吧。

 

中午在金铨师的办公室外看到一幅字,“岂能尽合君意,但求无悔我心。”是禅家的书法,妙趣横生,甚是喜欢,果断拍照。

 

下午听Servaes教授分享发展传播学的理论演进及其实践,他边讲许静老师边帮忙翻译中文摘要,我们再用中文讨论。陶老师讨论最为活跃。Servaes教授的ppt做得很独特,我们是一页一页地做ppt,他是做在一张“大纸”上,然后讲到哪里就把哪里放大,还可以自由旋转。

 

晚上去了尖沙咀国际广场27楼一边看风景一边享用美食。老师们专程把正对香江的位置让出来给我们坐,金铨师提议坐在正对好风景的人缴费,但一直没有兑现。饭后金铨师带我们去江边观灯,给我们讲隔着香江对面高楼之间的权力争夺,讲香港上层的眼睛和下层的眼睛,带我们看资本的力量如何剥夺一棵棵大树的生命,饶有趣味。

 

4月18日

今天听到了蒋莉老师和何舟老师的分享。蒋莉老师是年轻的学术中坚,做健康传播,自成体系,研究成果丰硕,令人感佩,也感受到了压力。何舟老师是系里庞大的教学器械的“主人”,他边学边教,摆弄的是3D纪录片、虚拟演播厅、无人拍摄机这些新东西,他说自己是一个“老愤青”,给我们讲“第三世界自卑综合征”,出口成章,率真有趣,大家听来直呼过瘾。他还给我们看关于廉政公署的纪录片的预告片,据说这个片子会送给北京的高层看。

 

4月19日

今天是活动最为丰富、最为忙碌的一天。上午,我们的队伍分成了“三支小分队”:一分队去了郑培凯老师的文化节开幕式暨座谈会,二分队去听了丁学良教授的讲座,三分队去中文大学听金铨师演讲。我跟着许静老师去蹭金铨师在中大的演讲,见证了一场中大新闻传播学研究两代人(金铨师的学生:第一代是陈韬文、苏钥机等;第二代是李立峰、邱林川、冯应谦等)对金铨师的“致敬之旅”。

 

陈韬文教授在介绍中用了三组关键的字句向金铨师致敬:一是teacher of teachers,二是scholar of scholars, 三是institution founders,并还使用了founding, builders这样的词句来描述金铨师。

 

晚上去参加郑培凯老师组织的台湾美食家韩良露女士的讲座。郑老师在门口欢迎大家,一一和大家握手,合影留念。韩女士很健谈,善于讲故事,乍听她讲的是美食,其实更深处讲的是“美食社会学”,讲的是历史和文化。

 

4月20日

早晨和燕舞跑步,问了他一个问题: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作为一个学者,你会怎么做学问?他很敏锐地谈到,要做关注社会实践问题的学问,要处理好热点和冷点研究的关系,要树立学术自信。换位思考,启人多多。

 

上午窝在住处“消化”这些天吸收的新东西,错过了郑培凯老师主持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讲座,后来发现自己没有处理好时间的机会成本。中午和下午我们在康乐楼的中餐厅和金铨师聊天,金铨师讲到了很多有趣的典故,还分享了兼顾工作、家庭和生活的经验。我们从午餐到晚饭时间一直没有“收摊”,情不得已又在中餐厅吃了晚饭。

 

赖正能在书丛中看花 多友们到石壁水塘踏青

 

 

 

吳世文 (武漢大學)
2013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