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之“多友記”—— 或曰“流水日記 ” (上篇)
题记:
2013年4月,承城大媒体与传播系金铨师等各位师长厚爱,与厦门大学曾秀芹老师、北京大学许静老师、华南师范大学刘兢老师、台湾世新大学赖正能老师、《中国青年报》张彦武编辑、上海交通大学陈侠老师、内蒙古师范大学陶图格老师、陕西师范大学滕朋老师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卢家银老师(此录各位老师名以志记,排名不分先后,闻道无关时空)有缘聚于城大一月,和“资深多友”金铨师及城大各位师长切磋学问、砥砺旨趣,其乐融融,其情深深,其忆沉沉。谨以此日记志之。
上篇
4月1日
7点15分抵达深圳罗湖口岸,仅用时20余分便进入香港。心情比较激动,一则准备迎接新的旅程和生活,二则暂时摆脱各种事务。沈菲老师、梁燕芬老师、林桂珍老师发来的入境入住指引非常细致,我一路顺着走就找到了女青雅舍。
上午窝在住处赶写AEJMC的会议论文,下午去周围“觅食”,未果。往7-11便利店买了两桶泡面,回来泡好后发现没有筷子,诧异中打开另一桶,还是没有。愣在那儿,想起了鲁迅的《两棵枣树》的开头,一声自嘲。2日遇到中青报的张彦武,言谈中发现我们两人吃面的经历竟一模一样。
4月2日
下午下起了雨(这不是一个好的天气的开始。此后半月有余,我们几乎每天都与雨相遇),沿坡而上找到了“RUN RUN SHAW CREATIVE MEDIA CENTRE”,这便是城大媒体与传播系的所在。我原不知邵逸夫先生的英文名字是“RUN RUN SHAW”,第一眼看到,很诧异地想到了“某跑跑”,似有不敬。但转念一想,应是“前进前进”,——前进中的城大媒体与传播系。见到了沈菲老师,像老朋友一样聊天。我本是一个很拘束的人,言语很少,但这样的见面和聊天让我不再紧张。领到了办公室的门卡和洗手间的钥匙,分配到了电脑,还被文老师细心地告知可以免费打印和复印500页,并可以不限量扫描。老师们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很温馨。我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一小会儿,有一种准备投入工作的归属感和紧迫感。
世界真是很小。按照金铨师的话说,“中国很大,圈子很小。”许静老师是学术前辈,我曾引用她的论文。曾秀芹老师是我同门师姐的同事,也是参加台湾铭传大学会议时认识的史冬冬老师(他也是我们的多友)的同事。刘兢老师是我武大的师兄,滕朋老师是我同门师兄的同事。张彦武是我大学挚友的师兄,是我同门大师兄的师弟,此前虽未谋面,但同学、师兄的纽带早已把我们联结。此番相遇,从一样的“吃面”开始。陶格图老师、卢家银老师、赖正能老师、陈侠老师虽此前未曾谋面,但在多友的“天空”下我们也是一见如故。特别喜欢许静老师在QQ签名上写的那句话,“我们这些人应该彼此相亲相爱!”我想,我们正在实现。
晚上参加系里准备的欢迎晚宴,有金铨师、李喜根老师、姚正宇老师、沈菲老师一起参加。席间,金诠师饶有兴致地讲了很多传播学的典故,我对“施拉姆打坏了几台打字机”这一段记忆深刻。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通过破坏打字机的勤奋与激情“锻造的”,也是通过恰当地利用技术记忆与表达的。饭后,金铨师执意送我们回住处女青雅舍。他说每一届多友来的时候,他都会这么相送一次。于是,你看到了一位长者领着十位年轻人在晚上穿过城大,缓步步入又一村附近的小道,谈笑风生,安宁祥和。到了女青雅舍门口,金铨师还在继续给我们介绍附近的各种生活条件,不远处有邮局和操场,还有便利店和办理电话卡的地方等。后来许静老师提议大家再送金铨师回去,大家齐声赞同,金铨师拒绝说如此这般,今晚大家就来来回回了。一番推让中,最后几位多友还是送金铨师出来达之路口。颇有几分依依不舍的情谊“种”在里面。这情谊,就这么种下了,开始生根发芽。
4月3日
上午,听沈菲老师介绍了青年学者访问项目和媒体与传播系的情况。系主任Jan Servaes在介绍前跟大家见了面。随后,沈老师特别介绍了“RUN RUN SHAW CREATIVE MEDIA CENTRE”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名震四方的犹太人设计师将其对战争的反思固化在大楼的形状中,用玻璃破碎后的形状与美丽表达了对痛苦的反思,并最终为设计的美学而牺牲了部分功能上的便利。痛苦与美丽、破碎与完美,在大楼的墙上“对话”。沈老师还细心地介绍了系里各位老师的研究专长,为我们“对口问学”提供便利。
4月4日
今日香港放假,我们自由活动。早晨和燕舞(彦武)一起去跑步,开始我们用脚“丈量香港”的“宏大计划”。我原本并没有晨跑的习惯,这次燕舞带着我跑。我们跑去了花墟公园。路过海棠苑的“低密度”别墅区,一朵不知名的红色小花从围墙内探出头来,别有情趣,引得我们驻足。围墙似乎从来都不能围住“美丽”的向阳之心,“美丽”总会挣脱主人的心思探出头来。一路上我们好奇怎么马路上没有多少晨练的人,偶尔只碰到遛狗的中年人。去了公园才发现,原来人们都在公园锻炼,以老人居多。我们注意到,公园在显著位置写有“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提示和注意事项。后来我们发现,这个事务署管理着附近的很多公园,我们很感兴趣它如何做到建设和管理如此多的公园文化设施。燕舞是一个细心、敏锐且善于思考、探索的人,他后来一直在探索答案,但我至今还在困惑中。
4月5日
下午沈菲老师带大家参观学院,虚拟演播厅、无人拍摄小飞机等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据说系里这套设备的先进程度可以排在全球的新闻学院的前列,城大的媒体与传播系似乎“不差钱”,这令我们非常羡慕。陶格图老师是院长,拥有最多的话语权,于是大家都怂恿他回去学校签字买一套这样全球先进的设备。
参观完后,祝建华老师改变计划提前跟我们分享。祝老师昨天出差回来,今天就给我们开讲,而且从下午3点钟一直讲到了6点多。祝老师系统介绍了当下大热门“大数据”的来龙去脉,并对如何利用大数据开展研究,如何分析大数据提出了独到的建议。我在来港的前一天正好看到了祝老师的一个视频,正好也是讲大数据,而且我的研究需要数据,所以从中收获很多。曾老师和陈老师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大家提了很多问题。大数据也许做不了,但是研究需要数据来说明问题,需要重新并更加重视数据,我想这些是祝老师传授的重要理念。
4月6日
今天金铨师和颜师母专程带大家去看九龙城。九龙城寨过去中英三不管地带,藏污纳垢,是香港穷苦人的栖息之所,号称世界“最密集的贫民窟”。现在在旧址建有九龙城寨公园。听金铨师和师母的介绍,翻看文字材料,观看影像记录,感受在脚底的土地上的沧海桑田,想象底层人曾经在这里生活和挣扎的场景,对比周遭的繁华和文明,无限感慨。在这里,我看到了“另外一个香港”及其历史。也许,民主和自由本来并没有一种高贵的面孔,它可以一步步从山中、从水里、从火中,走出一条路来。
4月7日
今天暂没有集体活动安排,呆在住处看资料和写东西。近日来独处,并远离往日事务,对自己成长的经历、人生的规划、研究的计划等进行了思考,今天也抽空写了下来,感觉心底释去了很多负担,思考也更加清晰和明朗起来。这是旅行的乐趣,我想也是旅行的意义。
4月8日
上午听金铨师博士班的课程。我们几个迟到了,因为穿行校园去系里,不大熟悉路。城大的校园实在有趣,她像一只脱兔静卧在达之路的一侧,攀山而上,又随时做出准备奔跑的姿势。金铨师很细心,课中专门让城大博士生和我们几个相互介绍认识。金铨师讲Carr的《what is history》和严耕望的《治史三书》。两本书都是经典。严先生还是武大的校友,我年初刚买回这本《治史三书》,还没有细读,很惭愧。今天听了金铨师的分析和博士生的读书报告,算是以后阅读的背景知识了。课堂上金铨师谈及读书要有系统,要找到脉络,要把某一个领域的书读透,要精读3-5本,这都对我很有启发。我把这种读书方法自己概括为“浏览看世界,精读三五本。”
我们了解到,博士生的课业很重,他们需要课前阅读这两本书,至少读其中的一本,然后写英文读书笔记。他们一直都在阅读和赶作业。想到自己的博士生活,没有这么高强度地阅读和写作,心底有惭愧和发虚。金铨师的“课业”也很重,他要逐篇批改读书报告。
今天还发现一个细节,就是刘兢是“百科全书”。金铨师提到的很多文献他几乎都有涉猎,然后课后他无私地给我们分享了电子版。
4月9日
今日在燕舞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我们一起冒雨去了中大。这是我第一次去中大,充满了期待,收获了惊喜。和蔼可亲的熊景明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很震撼。中午参加了公民研究中心的活动,很有趣。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公民研究中心蹭到了午餐,面包、烤肉和香肠等。
更令人惊喜的是,熊老师邀请我们去了她家。参观香港人的居屋,更是一个纯粹学人的住所,这让我们很兴奋。大家围坐着,拍照、吃水果、看熊老师外孙女的照片、听典故……大家都是老朋友了,像老朋友那样谈笑风生。
下午去了海边。拍照。滕老师和赖老师分别担任摄影师,就各有一次不在照片里。这是摄影技术好的“缺憾”。后来陈侠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她说照片可以写着某某人摄影。
4月10日
上午听了祝老师的博士生课程,讲时间序列分析。祝老师可能考虑到了我们去听课,前后没有连接知识,所以讲得稍慢一点。我们这些多友硬是拖着他们博士生的“后腿”,一直到快两点钟的时候。博士生说,这是迄今最长的一次课程。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最长,第一次听英文专业统计学课程,英文+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虽是有语言方面的障碍,但祝老师深入浅出,用简明的结构算式和通俗的例子,我感觉自己听得很顺畅,也淘到了学习统计学的方法。
课后,和祝老师一起去食堂吃午饭,继续“听讲”。晚上,我在QQ日志中写下了这么一段:“在城大,感受一种温度,体验一种速度,攀望一种高度。中午听完祝建华老师用英文讲授了近5个小时的时间序列分析,然后一起去食堂吃午饭,听祝老师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物科学、生命、人的智慧和高度,感到很亲切,心底有部分更加透亮。”
陈侠老师每晚给我们推荐优美的音乐,我听着她的音乐入睡。然后等着燕舞早晨叫起我,一起去跑步。我的一天从跑步开始,从听音乐结束,入梦。如梦。
吴世文(左)和陈侠(右)在颂诗。 | 穿山越岭,大海无边。 |
2013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