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多难忘

 

 

有幸被城大接受为访问学者,虽然有过几次出国交流的机会,但素闻香港学术圈的国际化以及教学、研究资源的丰富,此番要在港停留一个月,还要将自己不成熟又带有鲜明本土特色的研究向“多友”们展示,颇有几分忐忑与惶恐。

 

所幸城大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我们,不吝时间、人力、财力的投入,更可贵的是,诸多老师拨冗分享。还有“闻二多”(名称由来且听下文分解)挚友们的相互鼓励与切蹉,都将成为香港之行的珍贵记忆。我的随笔就来抒写这些亦师亦友的人,一点点、一串串,或许能沉淀为我们的集体记忆。

 

 

师多闻:兼容并包

李金铨老师是“多闻雅集”的创始人,多闻雅集取自《论语》中“友直、友谅、友多闻”的精神。先前以为李老师在国际学术圈受尊崇来源于他的充分国际化,以及将东方思想嫁接于西方学术源流的体悟。香港之行的多次交流,尤其是那次连续10小时的长谈,让我们看到了李老师“文人报国”、“心怀天下”的儒家士大夫风范,以及对于青年学人的关怀与倾注。CC早已成为海内外中国传媒研究的领军人,但仍然能做到充分倾听,对不同的研究取向兼容并包。华语影视传播典藏活动中,虽然嘉宾们的的讲述各领风骚,还不时引起激辩,但要论“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还是每场结束后CC的点评,让人期待。而这个惠及内地150位青年的传播学人社群,将成为沟通内地与香港学界的桥梁,虽然我们目前的研究还很粗浅,但希望未来不会让他失望。

 

第一次见祝建华老师是在复旦大学的暑期班上,时隔近10年,祝老师几乎没什么变化。从“面由心生”的面相学来看,祝老师是典型的金形相貌,性情温和、思想深邃。祝老师的Web Mining Lab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数据挖掘理念与技能的机会,在4天的学习后,虽然我还无法应用R语言来编程,但初步了解了大数据的原理与应用,尤其是key words visualization以及话语分析、文本分析软件的使用对我的舆情研究很有帮助。相比于workshop所提供的学术大餐,那些《大数据时代》之类的书就弱爆了。可惜,一回国却发现许多数据可视化的制作页面打不开,与同事交流后得出不成熟的结论,一些境外具有分享功能的网站都被蒸发了,无语。

 

何舟老师是一位直抒胸臆的全才。第一天到系里就领略了何舟老师的才华,5楼会议室的桌子是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就像教学楼以色列设计师的设计,拥有不平衡的美感,每个位子前都有可升降的电脑,据说这就出自何老师的设计。何老师带领学生们拍了不少片子,有关香港廉政公署等系列作品被电视台播放,最近还在策划拍摄驻港部队。何老师还有独特的融资能力,善于游说文化大款,比如5分钟融到100万,用于贴补学生拍片,这一点让埋头于象牙塔中的多友们颇为叹服。

 

一个月的访学有赖于沈菲老师的周到协调,一来二去比较熟识,他也就成为“闻二多”吃货们半夜觅食的伙伴。临行前两晚,欣钢在微信上振臂一呼,问谁去火炭夜宵,沈老师立即上图上菜详细介绍,最后还架不住珊珊美女的忽悠,月黑风高中加入了我们的吃货队伍。沈老师的分享也让我记忆犹新,在一项研究中,他检验了Hofstede的文化维度指标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互联网用户网络行为的相关性,很是精妙有趣。

 

蒋莉、林芬、姚正宇、李宇宏老师在繁忙的日程下不吝赐教,让我们感受到城大青年才俊的风采。林芬老师两次与我们交流、共餐,她是美丽、直爽、有才情的女性,纤细苗条的身躯中蕴含着能量。虽然她是典型的结构主义研究者,但似乎并没有被结构,她为我们介绍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论文写作课上最具启发意义的部分,同时点评了一流学者“文无定法”的创造力。从交流分享到Web Mining Workshop,几乎天天能在5楼看到林老师的身影,这份勤勉与投入,也让我们自愧不如。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闻二多”这个名字是伍静班长为我们这期11位多久建的微信群。大家都觉得颇好,一是传承了多闻雅集里“友多闻”的精神,二是沾了“闻一多”的光。这个班长的官职,其实是伍静毛遂自荐的,不过如果选举的话,99.9%也是属于她的啦。伍静是“闻二多”们来到香港之前被认识率最高的多友,因为她曾当过复旦暑期班的班长,也是出了名的热心公益。我的电脑几经更迭,拷来拷去,但至今硬盘里还躺着伍静在10年前发给学员们的各类书籍电子版、PPT,还有CC的《超越西方霸权》。此番又得到她多本珍藏,像Invitation to Sociology是CC在不经意中提及的,她很有心,第二天就帮我们找到了。

 

西北好男人当属张硕勋。张老师来自兰州大学,勤勉而有创造力,这从他长长的学术成果中可见一斑。他是“学术酷哥”一枚,一到暑假就到甘南藏区做田野调查,研究藏区社会流动、信息场域和媒介使用。为了融入藏民生活,他和团队成员在当地开了一个类似杂货铺的场所,带着从兰州购买的生活用品到当地贩卖,不为营利,只是作为与村民沟通的渠道。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只不过场景不是17、18世纪欧洲的咖啡馆,而是挪移到了甘南藏区的杂货铺。

 

PX黄是“闻二多”们给湖北大学的黄月琴老师起的呢称。她因研究PX话语抗争而闻名,是一位执著、深刻且时时自省的严肃的学者。她和我们分享了发表在《传播与社会学刊》中的《社会运动中的承认政治与话语秩序》一文,最欣赏她流畅、优美的文笔,充满动感与节奏。由于她的房间就在我对面,因此多了不少蹭吃蹭喝的机会,还有一起看电影KANO,一起血拼,一起寻路在迷宫般的教学楼,满头大汗赶到会议室,结果在CC的分享会中迟到的尴尬,时隔一月,种种记忆竟然更加清晰。

 

邓理峰名如其人。他来自中山大学,研究领域是公共关系,企业、营销、公关这些理性、接近市场的概念是他常用的关键词,但他又有感性、出世的一面,曾经是位文学青年。他与Maxwell McCombs有过合作,也翻译过他的多篇论著,是内地青年学人研究议程设置理论发展的重要文献,尤其是那篇《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我就看过至少3次。

 

四川大学的曾娅妮不仅是位美女学者,还让人感觉到温暖。研究分享时,当我们在讨论到底什么样的研究更适合当下中国?是经验而微观的考察,还是宏大思辩的叙事,抑或功能性的策略,娅妮的回答柔软而真诚,她将研究与育儿结合,关注中国儿童电视的发展。看到她谈儿子时的那份思念,让我不得不思考,到底我们为什么做研究?如果说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为了探索和改善,那么人文社科研究是不是让人感觉温暖?

 

杨嫚是位低调、温婉的学者。她来自武汉大学,是一位花草专家,对所见之植物如数家珍,我猜想她家的阳台会是一番繁花似锦、四季如春的景象。她在我们的分享会上发言不多,但其实研究能力很强,专注网络传播研究,已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发表多篇论文。读美文,忆友人,既是一件快事,也是激励自己的益事,这或许也是“多闻雅集”见证共同成长的意义所在。

 

陈媛媛是谦逊、真诚的友人。她来自湖北经济学院,女青雅舍的4楼,她住在我斜对面,因此常有机会闻到她香气扑鼻的生煎或咖哩饭的味道,交流探寻香港的路线和心得。在她身上,有一种朴素而自省的力量。她有关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让人浮想联翩,当下中国满地都是知识分子、知道分子、抑或姿势分子,而我们又该如何自省与自处?

 

如果用创新扩散理论对号入座,辽宁大学的安珊珊是我们这群人中的“创新者”,或至少是“早期采纳者”。她对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了熟于胸,并且运用到研究中。她擅长实证研究,是我们4月到访的多友中最了解统计学的。有任何研究或生活中的事需要帮助,珊珊都是有求必应,即使她的日程被排得更紧,行李箱被塞的更满,也乐此不疲。

 

陈欣刚是个忙碌的小革命。他和君健是我们当中年龄最小的,但即使远在香港,也是手机、电脑不离身,保持与传媒大学分秒连线的节奏。南丫岛郊游,似乎还神奇的完成了几项组织交给的任务。他就是我们的GPS,总能发现好去处,带领大家享受好生活,离港之前被沈菲老师概括为“圆满了”的那顿夜宵,就是在他的召唤下出笼的。

 

梁君健,一看名字就是清华范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健温和、善思,还具有文艺细胞。他体验了香港各大博物馆、展览馆和电影节。那次CC推荐了一部叫KANO的电影,让我们一起认识了日本殖民时期台湾的社会景象。日本人、汉人、台湾原住民如何共同生活、构建认同,这是一段在历史教科书中被“遗忘”的历史,庆幸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重新拣拾。

 

 

感谢你们,亦师亦友的同行者,给了我一段难忘的旅程。无以为报,唯有记下点滴思绪,记录我们的青春,见证我们的成长。

 

 

 

 

 

 

吴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