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对于一直在国内高校学习和工作的我来说,的确是一种全新的感受。达之路上的校门之下是一条连接校园和又一城的通道,因此进出学校甚至可以不用经过校门。4月2日大家上午正式见面认识之后,第一次群体性地通过这条隧道,到有一层的顶层吃各种快餐。之后这条通道就成为了经常路过的地方,也常常能看到上下课繁忙的时候穿梭着正装或闲散的学生。

 

CMC大概是城市大学的制高点,因为有了CC、祝建华等“家喻户晓”的大师,这个地方同时也是我们这些年轻学者心目中华语传播学领域的顶点之一。之前对于李金铨老师最深刻的印象是《传播与社会学刊》上的一篇关于华语传播学界应当如何发展的对谈,高屋建瓴,让我有机会去思考很多大问题。来到城大之后读到李老师关于记者个案的研究,带来另一种感触,字里行间的绵密不尽的满是历史情怀,让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个体触手可感。

 

在城市大学的这些天里,CC是我们的大伙伴,衣食住行无不关怀备至。最开头的三天,李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两条连接宿舍和CMC的捷径,分别带着我们走了一趟。一条是穿越又一村,从学校后门进入的道路,我每天早晨都会选择这条下坡路,去城大食坊顺便吃个早饭歇歇脚,再完成通往CMC的后一半旅程;晚间从办公室回来,则会走石硖尾公园的那条近路,运气好的话还能够看一段灯光球场里的足球比赛。从这条坡道看过去,脚下是绿莹莹的球场,远处则是林立的高楼。初夏的夜间能有如此景致,足以畅怀。

 

虽然同样从未谋面,但相比于之前仅仅从文字上得知CC老师,对于祝建华老师的了解渠道就更多了些。我在清华的一些老师和同学,都曾经或者正在祝老师的门下求学。一位师妹曾经告诉我,我们学院的金兼斌老师和城市大学的祝建华老师简直太像了,都是严谨而温和的长者。有了这些铺垫,见到祝老师之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睿智和沉稳的气质,果然和我的想象十分吻合。

 

香港是电影之都,我自己的研究方向又是影视传播,大概是为了照顾我的研究兴趣,城市大学指定了何舟老师作为我的导师。从媒体与传播系的实验室建设,四月份举办的华语纪录片典藏论坛和放映,以及何老师、李老师的介绍和分享中,我感受到影像教育在这里扮演的重要角色。何舟老师告诉我们,由于多媒体新闻报道的发展,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将视频新闻作为核心的能力进行培养。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进行高起点和大题材的制作,不仅在视听语言水平上向BBC等国际顶尖制作机构看齐,在内容和主题方面也回应当代华人社会的大问题,表达来自学界和青年人的思考。

 

另外,因为对于影视传播的兴趣,这次过来我还给给自己安排了看电影的任务。抵达香港的第一周是香港国际电影节展映环节的后半部分;香港电影资料馆在四月份还举办了黑帮电影的专题展映。因此,这个月里我在影院看了30多部各类电影,日子过得分外充实。看电影的路上对我同样重要,这是很宝贵的了解香港社会的机会。电影节的展映影院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我也接着这个机会熟悉了这里管理高效的公共交通。地下铁道、地面道路和地上天桥三层空间同时提供了通行的方式,让香港这个人口密度极大的地方通勤仍然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周日的时候,地铁里会多出来很多伊斯兰教文化装束的妇女们,路边的公共花园里也能够看到她们身着盛装聚会和野餐。后来有朋友告诉我,周日是香港政府规定的东南亚佣人们的公共假日,来自不同社群的人们在这座城市里并行不悖地实践自己独有的文化。

 

师友,是我们来这里的最大收获。来自大陆11所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我们虽然具体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但正是这种多样化让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城市大学的老师们也用丰富的研究报告给我们各方面的启发。何老师、林老师和姚老师的分享都安排在后半部分,更增加了惜别之情。临走的头一天夜里,我们几个超级吃货干脆放弃了收拾各种行李,在微信里头约上了一直给我们做各种安排的沈菲老师,在他的带领下品尝了最本土的夜宵大排档。我想,这次的青年学者计划在我们心中种下的因缘,会一直绵绵不尽地延续在大家的研究和生活中,我们对之后的多友聚会也越发地期待了。

 

论文写作工作坊之后的合影 CMC里多友们的办公室
观摩父辈的文革之后的合影

 

 

梁君健 (清华大学)
2014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