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香港 回味城大

 

 

结束香港访学已近一月,在港的日子总是湿漉漉、沉甸甸,点点滴滴,挥之不去。忙碌之余,面对远山,屡屡提笔,万语千言,难尽笔端!

 

一、地域不远,思想很近

2014年4月1日,卸去一路的劳顿与西北的风尘,站在城大CMC前,凭栏眺望,细雨霏霏,远山如黛,草木苍翠,行人稀疏,一切祥和而有序。人已站在海水环绕的香港,思绪仍停留在西北的风沙中,细腻、温婉、繁华的香港和粗犷、刚健、贫瘠的西北所形成的反差,让我像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站立局促,茫然无措。

 

 

别致的城大CMC

 

香港第一印象

 

陌生总让人震惊,2013年,各位“多友”聚于兰州,大家把酒临风,指点江山,一起领略西北黄土高原的雄浑、戈壁绿洲的壮美,蜿蜒的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回荡着昔日的金戈铁马,莫高窟、嘉峪关、雷台默诉着当年的盛世辉煌。博望凿空,丝路成为中西文化的震荡带和多元文化的混交林区。作为东道主,一路觥筹交错,一路“喋喋不休”,尘封的英雄故事、灿烂的多元文化洗去了羁旅行役所带来的疲倦,西部世界带给“多友”的震惊从他们抖动的睫毛中不经意间泄露了出来。当下,东部中心、城市中心永远是国内媒介叙事的核心话题。在媒介的构图中,西部似乎是历史的化石和远去的故事,而东部才是现实的征象和现代的呈现。但是如果我们随意翻检中华文化发展的底稿,大量关于西部璀璨文明的诗句便会喷涌而出,“东泉澄澈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不望祁连山头雪,错把甘州当江南。”“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在中华文明的书写中,西部是文化的宝库。当“多友”们流连于西部世界时,当我们从媒介建构的神话中抽身时,一山还它一山,一水还它一水,多友们才体会到金铨先生的苦心:学问不单单在书斋中,更在行进中,思想不仅出于冥思,更出于交锋。

 

2014年,蒙香港城市大学厚赐和金铨先生抬爱,我第一次来到梦中的香港,来到一个和西北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和许多第一次到兰州的“多友”感叹“兰州很远”一样,对于我,香港也很远!由于媒体的建构,在和我一样的西北人眼中,深圳是个大工厂,香港是个大商场,澳门是个大赌场。置身其中,细细品察,香港的味道才会从这个城市的毛孔中散发出来。看来,故土崇拜和地域偏见是人的天性。

 

偏见出于无知。窃以为,金铨先生应当是看到了内地青年学者的封闭与自负,才带领我们走出学术的窠臼和思想的封地,在行进中,大家“不喜、不悲、不怒,只是观察!”陌生与偏见在慢慢消散;在分享中,思想的篱笆被一一拆除。地域不远,文化有脚;思想很近,多闻雅集。如果没有城大的访学和“多友”心无芥蒂的沟通,许多青年学者,或许会像我一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痛并快乐着!”

 

 

二、提携后学,普及真知

在城大的一月,最大的收获是研究分享和视野拓展。蒙城大细致、周到的安排,我们当面聆听了许多学术大家的教诲,感受到这些学者的大家风范和提携后学的奉献精神。祝建华先生与后学分享大数据传播、互联网与中国社会等成果,提出“数据驱动新闻”、“在大数据时代条件下,传统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理念要逐渐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形成数据思维”、“用大数据重构社会”等观点,这既是一次前沿动态的纵向梳理,也告诉我们这些青年学者,关注媒介技术更新必须与社会、人文密切结合,同时先生主动提出为我们开设研究方法工作坊,殷殷教诲,感动莫名。金铨先生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人生阅历,告知我们,当学者与时代相遇时,学者要有传统文人的担当,开展学术研究既要有问题意识、要讲求方法,也要有人文情怀、要博览深思,触类旁通,细流涓涓,润物无声。何舟老师、李宇宏老师的纪录片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历史深度,他们让我们这些青年学子了解到,在这一方自由的天地里,在这个急遽变化的时代中,我们可以用镜头去思考、去呈现宏大的历史命题,用影像去关注、去回味在喧嚣的表层下那些微末民众的苦乐酸甜。特别是大家相约一同努力,拍摄纪录片《家庭相册》,想来令人神往。还有年轻多才的沈菲、蒋莉、林芬等老师,他们的学术精神、敏锐眼光与包容并蓄的气度,让我们对学问有了更深的思考。

 

 

众星拱月,诗意画情

 

自弹自吟,挥洒驰骋。

 

我们和宇宏老师有个约定

 

三、香港360°感受

相比于香港漫长的沧桑岁月,我们只是匆匆过客。虽短短一月,香港留给我们的感觉是立体的、文化、现代的。在忙碌而紧凑的访学间隙,我们呼朋引伴,流连于西贡海湾,徜徉于旺角商场,叹羡于大学校园,观博物馆,登太平山,游梅窝岛,“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在体察中,一山一水,一颦一笑,香港的面纱逐渐隐去,文化的多元扑面而来。一路欢笑一路歌,文静多思的伍静,开朗敏锐的姗姗,博学长才的月琴,隽永清新的陈嫚,温柔敦厚媛媛,细腻多识的娅妮,大气博文的吴瑛,豁达侠气的欣刚,少而多艺的君健,豪爽优游的理峰,我们察幽探微,泛舟江湖,感受“友直、友谅、友多闻”,始信“学问在书外,真诗在民间”。

 

海山空寂远,闲亭诗意长。 草木春冬茂,扁舟日夜行。
弦管宁容歇,杯盘未许收。良辰宜酩酊,卒岁好优游。 赤橙黄绿青蓝紫,应是渔家欢笑时。
店家殷勤声名远,海鲜香飘路人稀。 给我天空,我自翱翔。
紫荆尽绽放,无声自言说。 美丽的维多利亚湾,今夜拥我入怀。

娅妮直播时刻:这里是香港中文大学。

 

 

2014年5月31日,“多友”们已踏上归路,这里划上的只是顿号,我们还会归来。独自走出美丽的“女青雅舍”, 骄阳高照,树荫稀疏,行囊满满,没有惆怅,只有期待。吟诵一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我们多彩的城大访学生活留记。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张硕勋 (兰州大学)
201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