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春天

香港的这个春天最像春天。在莺飞草长的四月,这里没有往年的湿热与躁动,而是透着宜人的凉爽和温馨。

在九龙的达之路上,跃动着一批年轻人的身影。从他们匆匆的脚步、兴奋的表情可以看 出,他们对香港的这个春天充满了期待。在城大的教室、图书馆、游泳池;在香港的知名媒体、一流高校;在离岛和大澳渔村,到处都留下了他们探求的足迹。他们 还常常挑灯夜战,又喜欢在酒吧高谈阔论。虽然可以在港滞留一个月,但他们好像把每一天都当成了一年;虽然是为参加一个学术项目而来,但他们却将研究的触角 伸向了广阔的香港社会。

一个月下来,他们不仅在城大聆听了李金铨(Chin-Chuan Lee,也即“CC”)、祝建华、何舟、张讚国、李喜根、假芝云、林婉莹、Maik Yao等著名传播学者的8场讲座,与这些“学术大牛”们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而且访问了港大、中大、浸会、树仁等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中心,透彻地了解 了香港的新闻传播教育状况;并参访了《大公报》、《星岛日报》、《头条日报》、凤凰卫视、FCC等媒体机构和记者协会,与以上媒体的总编辑或执行总编辑进 行了座谈,了解了香港商业化环境下的媒体运作方式。他们还“身入”商场、离岛做“田野调查”(field study),在登山途中与CC探讨学术与人生…….

在Facebook的“注册目的”选项中,有一个颇受欢迎的题目是:Everything I can get,一语道破了当代人的多维追求。这句话如果用在他们身上,恐怕也是最合适不过的。

“他们”是谁?

他们是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武汉、昆明的十所院校的青年学者。作为香港城 市大学“中国大陆青年新闻传播学者访学项目”第12期的获选者,他们从天南地北走到了一起。来时大家多不相识,分别时的友情已经浓得化不开了,因此称他们 是“十兄妹”也颇为合适。作为最不像“青年”的我,由于虚长多岁,为大家张罗了几件事,从而有幸成为“作为观察的参与者”(participant-as- observer),记录下团队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曾为大家设计了一个2.0版的“江湖绰号”,由于谐谑的成分太大,似乎不宜公开传播。但以下则是真实不 虚的场景和细节,有必要载入“团队正史”:

安安热情、高效,勇于奉献,每一场Seminar过后,都会将速记的全文发给大 家;小芬桃林不言,甘当“后盾”,每当交办各种手续,她都会主动地为大家收取、发放,成为十兄妹的“好管家”;小燕才思敏捷,文笔精妙,每当外出需要赠送 礼品,她都会精益求精地设计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模板;梅姐大气、体贴,每当有人手头紧张,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有人酒醉未醒,她也会主动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 牛奶;忠哥大象无形,但总能用精确的数理逻辑为大家的行动定向,并不动声色地搞定不易联系的参访单位;萱萱聪慧善良,作为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妹妹和“开心 果”,她以纯真而天使般的笑容,周到的果品、茶水服务,为团队文化注入了童话般的快乐与温馨;小梅任侠仗义,是团队的“爱心大使”,时刻呵护着大家的点滴 心理变化;星哥勇猛精进,深刻果敢,是学术上“犀利哥”和生活上的“小诸葛”;正哥含蓄而机辩,谈话中时有理论的火花闪现。他对南京形象坚持不懈的推广, 也使我们为之动容。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当海棠路上落英缤纷,他们“笑渐不闻声渐消”,此时的香港也已悄然入夏。

他们应城大的春天之约而来,伴着香港的春天消逝而去。虽然无计留住春天,但是他们也并不悲哀,因为他们心中已经拥有了一个春天。

 

王君超 (清华大学)
2010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