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看得见的城市”中,看见了一座“看不见的城市”
当时间走到了2010年5月,季节进入了初夏,我回到了熟悉的城市——武汉,却发现,自己的心似乎还停留在另一座城市中。一座将时间定格在了2010年4月的春末,烟雨和阳光交替着的每一天,日日共同往返于“女青雅舍”和“城大校园”里那群“多友们”的城市——香港。
这座城市,是一座“看得见的城市”,我在这座城市里真实的居住了30天。在一天一天里,我看见的香港,轮廓日益清晰,层次逐渐丰富;我结识的“多友们”,每一个人的个性日趋明朗,彼此之间的感情日渐笃厚。
李欧梵以“都市漫游者”的角色对香港展开阅读,“漫游者”的角色类似于本雅明所欣赏的“闲游人”。而我,也有幸以一名“闲游人”的角色,在这座城市中生活着,同时,又与这个城市表面上的娱乐喧嚣保持着一段距离。在快速的城市节奏里,漫游着、悠闲着,看着、听着、体会着、感悟着……
渐渐地,我看见了另一座城市——一座“看不见的城市”,它永远地住在了我的记忆中,乃至生命中。
在所有看得见的表象里,一定沉淀出了一方安静的空间。
一、最繁华的都市里,隐藏着最安静的一隅
在人潮熙来攘往的旺角,地铁C出口处,一间阁楼上的“序言书店”隐藏在最拥挤的城市街道中。推开红色边框的小门,呈现出一片安静的人文和英文书籍的小书吧。它是我和“梅大梅小”和芬芬姐姐最偶然的发现。
在至今仍让我感觉如迷宫般的“城市大学”教学楼群中,一楼正门右手边的“城大书店”(商务印书馆)里,永远只听得见空中飘着的,浅浅而悠扬的音乐声。它是我每每进入城大,都不愿错过的、也是仅有的两间不会迷路的“教室”(另一间就是“媒体与传播系”7521房间)。
在学生川流不息的“逸夫图书馆”里,那浩若烟海的知识,安静而自由地流动在一排排整齐有序的书架、一间间古色古香的书房、还有各种公共空间、单人沙发、独立书桌之间,看似繁杂多元,却安静共处。它是我偶遇过“晓燕姐”、“超哥”和“赵叔”的地方。
二、史上最活跃的“多友们”,彼此间流动的是最简单的感情
从城大多位老师口中得知,我们是,有史以来,课程最丰富、参访活动最密集、游山玩水最活跃的一批“多友们”。
我们这群多友,幸运地得到了城大传媒系老师们的亲自授课。从第一场张赞国老师的犀利点评,何舟老师插诨打科的风趣授课,到李喜根老师的娓娓道来,祝建华老师严谨作风的自然流露,再到林婉莹老师温文尔雅的温情学术,假芝云老师软糯可爱的台湾腔,Mike Yao老师声情并茂对“眼动仪”的演绎和操作,和最后一场CC老师授课从AM—PM的时间跨度,以此画上完美句号。聆听与交流间,感悟到的是师生之间那遥远的学术距离和近在咫尺的心理距离。
我们这群多友是愉快的,超哥、大梅姐、洪爷和芬芬全力联络和组织的一场场媒体、高校参访活动中让人目不暇接,马不停蹄。几乎是在临近结束的最后一天(4月28日),我们还奔赴在去往“凤凰卫视”的城市轨道上。在每一场workshop中,几乎是老师话音未落,同步记录的安安,就宣布说“邮件已经发到各位邮箱啦!”
在这段充实又快乐的日子即将结束的最后一个夜晚,当我从骆老师的手里接过存储着这一个月来,九位老师们各自辛勤收集得来的学术资料、影像资料的移动硬盘时,我知道自己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超越了资源共享的本身,它让我感受到了内地学者们最纯净的精神世界。
还记得,初到城大(4月1日)的第一次晚宴,CC在席间说的一句话“前几届的多友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都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希望你们也能够在未来的一个月里结下深厚的友情。”时光荏苒,当初的期望,如今已经实现,并成为了永恒的美好。
三、看不见的城市,永远地在我心中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他所虚构的城市,是为了要实现他的一连串的观念,于是他把观念写成一个个具体的空间、一个个不存在的城市。
而我想我的幸运在于,我真实的住在了“香港城市大学”这座“看得见的城市”中,一个个具体的空间、一位位真实的朋友,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真切感知过的。在我的心中,当这些地点与人物拼合在一起,好像是相互为对方作记忆。两者彼此交融,逐渐上升为一种感觉,一种理念。
记得,小梅姐告诉过我一个有趣的比喻,她说“人生就是一场乘车旅行,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列车中,总会有不同的人,上车和下车;而能够同行一段旅程的人,就是最美好的记忆。”于是想起了,每次聚餐时,CC常常对我们说,这十所高校的你们,能够在这里相遇,这只能用“缘分”两个字来解释。
我真心地感激,在我生命列车里,停靠的这一站——香港城市大学;真心的感恩,在这一站遇见的你们,一起旅行的一段日子,给了我积极的求学热情、真诚的友情和对自己内心的思考。我会带着这座“看不见的城市”,继续前行。
2010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