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到港对我而言是诸多缘分的集合。无论是三年前在台北偶然的因缘际会与一行多友同游了张学良故居,亦或去年9月有幸在中青院领略CC老师的风采,直到今年能够加入多友的大家庭,并被安排在三月到访……我相信这一切都是缘分使然。

 

迷失城大

到城大的第一天我就迷失在庞大而复杂的楼群里。一开始,总有男士带路,脑子本能自动当机,好几天了还是路盲。记得从Run Run Shaw到AC2用餐,我和罗宜虹曾经上下找了好几次才把路线理顺。然而这种复杂确是有序的,当CC老师对我们说,其实英国人是极富有逻辑性的,十分善于用颜色来区分不同区域,我们这才逐渐体会建筑之于空间的有效利用绝对是需要创意与理性兼备的。我常感叹,内地的大学占地虽大,教学楼却总也不够用,尤其缺乏公共空间。而城大占地虽小,且依山而建,却处处可见公共区域,四通八达,空间利用率极高。就似李老师所说,香港是个效率很高的城市,就连树都被编上了号码。

 

 

CC老师的课

然而效率高并不意味着牺牲了思想的深度与高度。听CC老师的课总让我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边听边飞快记笔记,似乎又回到了当年还是勤奋好学生的年代。仅仅只是第一堂课就让我提升了对论文鉴赏与写作的认识。难怪说大师的指点胜过你十年自己瞎琢磨,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到书店买了CC老师推荐的那本The Craft of Social Research,心心念念地也要与我的学生分享。我极度欣赏CC老师的上课功力,能够润物细无声地从品评论文的细微之处,抽象至理论,进而勾勒各学派间的联系与区别,甚至是它们在意识形态光谱的位置。一幅图就明明白白把很高深复杂的关系说清楚了,真是令人赞叹!

 

相遇﹒相知

当然,此次城大之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结识了一群彼此欣赏又可交心的朋友。明华是我在香港遇见的第一个多友,当我敲开她的房门,扑面而来的是粉红色的青春气息,知性美、充满女性魅力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很快我们就成了交心的朋友,尽管看上去我们那么的不同(她开朗、健谈, 而我却十分慢热,显得安静腼腆),却彼此发现在内心深处有许多共同的价值。好几次我们彻夜长谈,相见恨晚,如今我们已经互称“闺蜜”,这何尝不是意外的收获。而宜虹的天真烂漫与少女情怀则是我和明华都艳羡不已的,在她的强烈推荐下,我们一起去看了电影《灰姑娘》,我当晚竟然彻夜难眠。宜虹是个简单美好的姑娘,有心愿就会想办法达成,她时常冒出的“好不清白”、“裹经”之类的武汉口头禅,总让我忍俊不禁。

 

 

 

“被子党”与“毛毯派”

三月的香港,正值春夏交叠,忽冷忽热的天气倒给我们平添了许多趣事。不曾想女青雅舍竟然给不同价位的房型配备的是不同寝具。特别是在初春的香港,气温20度以下的夜晚,我们9个人中有4位是享受着Queen Size棉被的“被子党”,而另外5位则成了即使愿意多花钱也换不来被子的“毛毯派”。结果我们一群人还没到城大报到,就已经被分层了。当然,这种结构显然不能影响实际的话语权。事实上,作为“毛毯派”的代表人物,陈科始终是“被子党”追随的舆论领袖。

 

很显然,舆论领袖不是谁都能当的。陈科绝对是我们一行人中兼具决断力与行动力的灵魂人物(其实连他自己也诧异怎么就成了领袖,哈哈)。也许从他第一天慷慨地陪我和明华逛好几次又一城开始,就奠定了女生心目中暖男的位置。“毛毯派”里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我们的高金萍高姐姐。她正派、正直又不失可爱,偶尔幽默起来也是很有搞笑能力的。最重要的是,高姐姐总能给我们提供不少有价值的政策资讯,她的观点也总能提醒我不可过于狭隘偏颇。

 

男同学们

其实,“被子党”与“毛毯派”这个我们自己戏谑的称呼随着天气逐渐变热,已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我们确实更多以地域来区分各自的特征。来自北京的还有张迪与杜志涛,两人个性截然不同,但都是干起活来特靠谱的那种。张迪擅长冷幽默,说话慢条斯理却很有杀伤力。他关注健康议题,在他的影响下我还买了雾霾检测仪,恨不得多买几台空气净化机。其实张迪的高冷范儿总无法掩盖他温暖的心,一句“如果没人陪你去海洋公园,我就陪你去”让宜虹感动了好一阵子。杜智涛则是另一种类型,外表帅气逼人,性格却那么质朴温和。他请教李老师的关于“团派”问题的讨论,意外持续了一整个月,并总能勾连出李老师谈论其他有意思的话题,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卞冬磊和袁光锋都来自南京,据说是坐同一趟动车来港的交情。光锋因为太太就在城大读博,因而总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比如CC老师的课堂阅读材料、电子书之类的,还时不时就会约我们一起打羽毛球,真的很友爱。冬磊则毫无疑问是我们这批多友中的最有才情的。他能写一手好字,还自诩为“标题党”,擅写书评,人文素养高,不愧为CC老师的足下。冬磊也很照顾人,有一次我和宜虹、明华想深夜出去吃夜宵,他即便已经打算上床睡觉了,依然因为担心我们的安全而特意陪同,真的十分贴心。

 

离别

那日,去九龙城寨后的离别午宴,当CC老师接过相册翻看时,我忽然感觉有一股热流涌上来。我看了一眼明华,她似乎也红了眼眶,但最后我们都克制住了。其实我心中是有遗憾的:遗憾自己不善表达,有好多问题都没来得及问;遗憾错过了两次与老师行山交流的机会,因为那个周末我飞回家陪孩子度过他们人生中第一个生日,而我却连招呼都没敢打。我记得那日午宴后,大家一起去吃甜水。CC老师又与我们聊了许久,还记得他讲了一位得道高僧驱赶蚊子的小故事,我听得很入神。好在那日不是真的离别,我们又多赚得一日相聚。心里想着今年8月定要在成都与多友们再相聚。

 

 

 

 

乐媛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1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