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闻雅集的声影记忆
1. 影像告别的集体仪式
记忆中,城大的日子是在照片里结束的。那个上午,拍照成了主调。在我与支支(庭荣)、丽丽、艳红共同温馨了一个月的办公室里,轮番拍照,杜撰一种“在工作”的仪态,煞有介事地“戏仿”真正的工作情景。我是个笨拙的摄像师,艳红左一个姿势右一个姿势,镜像均不称意。支支摆 pose 摆得面容发僵。我的残酷折磨逼得先红挺身而出,又是一番摆弄,支支终于满意。当我成为镜头前的人“物”时,手里捏着那本还没来得及翻阅的“ media simplex ”。在摄影 show 中,我们一波接一波的哄笑声盖住了离情别绪,隔壁那个外国老师容忍我们肆无忌惮的噪音分贝。在三楼平台的开阔地带,缕缕光亮的阳光打在身上,我们的灿烂笑容多半曝光过度。此时 , 先红没有再提出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影像要求。相机最后的影像给了艳红。她拖着行李,背景是城大的教学楼。然后,一转身,我、艳红和我们的“行李雇工”彭泰权就一路叽里呱啦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途。摄影告别的集体仪式证据凿凿,霸道地拒绝了任何的忘记。
2. 赠言与“文化中国”情结
购买《超越西方霸权》,各有一段曲折。我徒步去浸会,空手而返。之后,央求泰权陪我去铜锣湾的商务印书馆,终于买到。作者给我们签名,写赠语。丽丽找他签名时,我亦在场,写的是 《论语》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签名者觉得草体的“丽”字有误,试图改,终无从落笔,这大约就是“遗憾的艺术”罢。给平平(章平)的赠言,语出明代李如一的佛诗,曰“是非无实相,转眼究成空”。私下里,我们撇开原意,误读为不用再做学问了。对于武汉的两位,分别援引经典和套用经典,来表达他的诚挚欢迎,“有朋自远方来”(夏琼)和“有缘自远方来”(先红)。我获得的墨宝最多:他沉吟片刻,录了陆机的《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 然后盖了个朴拙的篆书印章。因误写了字,他甚觉遗憾。现在阅读书中文字,有种愉悦的记忆浸在里面。
3. 多闻雅集的照片物语
第一次集体出游,去的是维多利亚港湾 / 星光大道。高楼和海景展露出香港的气质。我以在成都练就的审美敏觉,发现了一个很美的洋女。夏夏(夏琼)说她很“费雯丽”。我举起相机,佯装为朋友拍照,猛拍了几张。 原以为 我 在 很好地诠释“醉翁之意不在酒” , 然而相机不争气 , 给我沉痛的打击。第二天,我和丽丽同时在中环买了同一款索尼相机 , 决定不再留下影像遗憾。
CC (李金铨)从美国回来后,请我们喝下午茶。这一天,我们留下了经典的合影。在西餐厅 9 楼,窗外一山的葱绿扑面而来。我们的合影即以此背景,压阵的主角自然是 CC 和 Zhou He (何舟)。我们一致决定,把这张照片晒出来,装入相框,送给他们。没有想到,两位老师都很喜欢我们的小礼物。照片留住了那个愉快的下午。
游迪斯尼是我们又一次集体行动。相机是最充裕的装备。在同一取景点,我们的拍照绝对令观者产生“审美疲劳”。“子非鱼,焉知鱼不乐”,这是我们的快乐宣言。最后一站游玩地是大屿山。在我的设计下,逐个盘脚坐在山脚的石阶上,“戏仿”那温婉敦厚的观世音。我们四处生产着照片 , pose 常有雷同,却无损胸涌的快乐。
4. 多闻雅集之音序词典
多闻雅集陆续生产出了诸多专门术语。提议以音序作为体例,编撰一部《多闻雅集词典》。我先来抛砖引玉:
“姐姐”: Zhou He 在新媒体实验室给我们上“传播学研究方法”,突然走到章平面前道:“姐姐,你可明白?”举座大笑。“姐姐”迅速成了多闻雅集的第一个高频词。
“茄子”:应邀去何府做客, CC 也在。厨房里,章平、丽丽帮忙洗碗择菜。眨眼工夫,满屋生香,一桌好菜。“何氏红烧茄子”,把茄子剖成长条,青椒末、红椒末、生姜末、花椒、葱花,等等,掌握火候,分别下锅。茄子一上桌,立即风卷残云,配料也没得剩下。几日后,我们在张永珍楼做顿饭宴请 CC ,谁也不敢做茄子。
5. 照片生产与影像诠释
给先红拍照,我会手抖。她那完美主义者的审美要求,将我的摄影微量元素“自信”挤压得几近于苟延残喘。先红为我拍下许多靓照,我暗自窃喜:笨拙是福。
深圳 K 歌,我抓拍了一幅公认的经典照片, Mike (姚正宇)说让他想到七十年代父母的结婚仪式。去大梅沙的车上, CC 策划主题摄影“梦周公”,我具体执行, Mike 的 pose 再拔头筹。晓华一语切中肯綮:“婴儿之睡”,惜因诞生情境特殊,流传不广。庸庸恹恹之间,我开始想念 Roland Barthes ,想到了他所珍视的照片之至善境界“ PUNCTUM ”(刺点)。一次又一次的取景、构图和按动作业,令我偶然地捕捉到了 PUNCTUM 的灵光乍现。大梅沙之夜,快乐令我失职,忘记了生产影像。
2006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