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应该是香港最好的季节了,冷热适中,也不觉得阴潮,对我们这些北方的人来说感觉特别好。

 

一、相识相知

从机场抵达我们住宿的宾馆“海堂轩”已经很晚了。第二天早上突然被一阵电话铃叫醒,“杜老师,下楼了,我们一起去报到!”电话那头一个清亮、干练的声音。这位就是陈科——我们这支队伍的组长,他的热心、热情成为了大家的“小太阳”,事实证明,他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意见领袖。

 

随后,队友们陆续出现了, 聪慧、低调的徐明华,娇柔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女汉子”般的心,豁达爽快真诚,还很幽默,相处久了,讲笑话的功力越来深厚了,被我们敬爱的金铨老师封为“笑官”。睿智、练达的乐媛,善解人意,看问题深刻,点评一针见血,她与经超老师在新闻传播界的夫妻配,真是羡煞我们。阳光、快乐的罗宜虹,总是那么知足常乐,是我们大家的“开心果”,积极阳光的心态真的让人由衷的感动与钦佩。知性、大气的高金萍,非常有思想、有见地,每次讨论都能说得我心服口服,当然冷艳的背后是风趣的一面,可惜相处时短,如果再有一个月,一定可以尽显她的幽默本性。

 

才子卞冬磊是真正的才情俱佳,学术功底扎实,饱读诗书,可谓腹有读书气自华,不经意所流露出来的才气让人佩服不已,他风趣、幽默、大度,有着难以掩盖的人格魅力,是一位有情有意的好兄弟。儒雅的张迪,总是那么胸有成竹、泰然自若、从容不迫,时不时风轻云淡的抛一句“我觉得吧….”,总能有新的创意,引起大家共鸣,值得一提的是他手里的“导航神器”带着大家走街串巷,让大家气定神闲的游走在陌生街道里。内敛、博学的袁光峰是名副其实的学术达人,他对学术的理解、见识和知识底蕴着实让人佩服,他不仅学问做得好,也是随和的暖男一枚,他与太太在学界的夫妻配也是羡煞某人。

 

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家共同生活、学习、行山、游水,彼此结下了值得一生珍视的缘分。

 

 

二、问师求学

听课与分享是我对城大最直接的了解,第一次听李老师的课便被那种举重若轻、纲举目张的驾驭能力所折服,感叹需要有多么深厚的功底才能如此轻松地把这么繁冗的资料攥在一起。记忆最深的内容是,纵横多个学派、跨越多个学科、穿越几十年的知识体系和学术流派,被李老师抽丝剥茧、梳理定格在一个简单的象限图中,让人一下子豁然开朗。期间,李老师还会讲一些关于学术大牛们的趣事,让这些学术人物生动而鲜活起来,这一堂课真是胜读十年书。

 

李老师常常会提到:学术研究的思路和进路应能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反复推演,逐渐发现结构形成与演化的动力与机制。反复琢磨这句话,发现这即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圭臬,这是一种对各种资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逐步提炼、深化、升华的过程,这使我有一种开悟的感觉。

 

让我非常感动的是,李老师对我们每个人的学术研究都非常关心,记得有一次分享会,大家都谈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面对的问题,我当时也提了一个问题,本以为说完就完了。没有想到,几天后,李老师专门发短信鼓励我们把这些问题深化。更加有幸的是,在大家即将离开香港的前一天,李老师还专门就我提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让我油生出一种学术研究的责任感,一个优秀的学者一定是有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和专注精神的。回想起刚刚见到李老师,谈到如何对这一个月时间进行规划时,我一口气说了很多,李老师哈哈一笑说:太多了,一个月时间很短,把一件事做好就很了不得了。现在想来,很惭愧,这都是缺乏问题意识和专注精神使然。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还有幸旁听了祝建华老师、李喜根老师、沈菲老师、李宇宏老师的课。祝老师对研究方法的讲授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推导,也有工具使用,知识量特别大,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但收获也特别大。特别感动的是,此后向祝老师请教,他耐心的对我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给予了非常宝贵的建议,给我出了很好的点子,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让我一直以来困惑的方向更加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我真是如获至宝。

 

李喜根老师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随和、平易近人,后来在交流和听课中,发现他在研究上非常严谨、一丝不苟,谈到我的访学研究计划,他提出非常具体的问题,既让我感到汗颜,又让我非常钦佩。

 

沈菲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活力,机智、幽默的语言,常引得学生哈哈大笑,课程氛围特别好;他能够旁征博引,把一个抽象的概念讲得很活;最让佩服的是,他把每个学生作业的分数和评语以私密的纸条方式发给本人,使学生充分感到平等和尊重。

 

李宇宏老师的课堂以项目驱动,把业界的资源请到课堂,学生以项目团队的方式“实战”,当我看到各组学生作品时,真的被孩子们创新、创意能力和自发、自觉的组织能力所感动,他们真的很棒。

 

遗憾的是,没有亲历李老师强烈推荐的何舟老师的课堂。然而,所幸之是,我们一行和何老师有了更加亲密的互动:一是历时3小时的分享,一是凤凰卫视一行。听何舟老师讲话,只能用两个字形容—— “上瘾”,是欲罢而不能的感觉。他的语言里有画面、有场景、有故事、有内涵,直抒胸臆,畅快淋漓,真是钦佩!

 

这一个月中,与城大各位老师的分享会,也让我收获很大,除了上述老师的分享会之外,林宛莹老师、假芝云老师、蒋莉老师也把她们的研究成果与我们做了分享。这些老师的研究,无论是选题、论据,还是方法、论证,都非常科学、严谨,让我感受到了城大老师的科研实力!

 

三、行山乐水

“行山”是我们在香港最主要和最期待的集体活动。第一周,李老师和师母就带我们爬了紫罗兰径——据说李老师为了照顾我们,专门选的一条比较好走的山路。即便是这样,我们多数人还是感觉气喘吁吁。上山之前,有几位长者一起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后来才知道,他们才是这支爬山队伍的忠实“旅友”,而我们只是临时的加入者。这项活动已经坚持了十几年,除了盛夏时节,周周如此。听李老师介绍,与我们并肩而行的张隆溪教授、张宏生教授都是杰出的文学大师,真是幸运至极。

 

 

 

山腰间的小憩,我们会有一项重要的活动——“读诗”。张隆溪教授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张印有诗文的纸条,集体诵读后,我们每个人都用各自的方言朗读一遍。遗憾的是,我只会说普遍话。张隆溪教授介绍了方言的形成,告诉我一定要记住自己的方言,这是文化的标识和民族的烙印。这颠覆了我一直以来的观念,以前一直以为“学好普遍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本能的拒绝学习当地方言,没有意识到语言多样化的价值和魅力,现在觉得自己真是有些浅薄。我想,老师们一定是想通过“读诗”这种仪式化的活动,来让我们亲历语言的魅力,对文化传承问题有更直观、深入的体悟!

 

在经历了紫罗兰径山行后,李老师和师母又带我们走了难度系数稍高的薄扶林道。同样的一批人、同样的“读诗”活动,但却有了更加深入的心理体验和感悟。与这些健步如飞的师长们同行,敬意油然而生。各位老师不但潜心学术,还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家庭和美、专注而坚持,毋庸置疑,这些品质,才是塑造这些大师们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文化使命和卓越的学术成就的原始驱动。

 

不仅“行山”,沈菲老师又带我们一起去了长洲离岛,这算是“乐水”了吧。从香港岛从渡船向西南方行驶40多分钟,便来到了长洲岛。 这里是香港离岛中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岛上俨然是一个繁荣的小集镇。上岛后,我们在沿山而建的错落有致的宅屋间的细长小巷中穿梭。约个把小时后,我们便行至岛的岸边。碧蓝的海水、安静的礁石映入眼帘,大海的声音灌入耳内,一下子心旷神怡,看着宽广的大海,心也会变得宽广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岛上有一个鬼斧神工的花瓶石,形如其名,一个巨大的礁石高高的竖立在另一个大礁石之上。更为叹之的是,那个高耸的石头上,有一行白色的大字:“We love C.C.”。

 

我们不知道这行大字出自谁手,是何种机缘被写在上面,也许只是一个巧合。但我们真心感谢他,他写出了我们每一位多友的心境,引起了所有人的情感共鸣。C.C.以强大的人格魅力把这一帮优秀的青年人凝聚在一起,给这个群体赋予同一个名字——多友,平等、无私的关心着每一个年轻的多友,为多友们尽全力创造交流、互助的平台。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报春晖,多友们对C.C.的情感都凝结在这短短的一行字中。

 

 

四、新的开始

一个月的时间来没有来及得细细咀嚼,就要结束了。感谢城大传播系各位老师为我们此行付出的努力,还记得当时由于我不小心把申报表中的名字填错,期间多次麻烦梁燕芬老师和林姿廷老师修改表单,让我深感内疚;学习期间,她们无微不致的关心,使我们感觉不到陌生与不适。

 

飞机离开香港那一刻,的确有些失落和不舍。不想说离别,只是想说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开始。

 

香港一行,收获太多,让我与曾经无限钦佩的老师们有了近距离相处的机会,让我体验到了高水平的学术团队的工作、生活状态,让我对学术、人生有一个新的视野和新的感悟,让我结识了一帮可以一生珍重的好朋友!从这里开始,我们都将要有一个新的开始。

 

庆幸有微信神器,让大家离开了海棠轩,但依旧能够彼此嘻笑怒骂。回到北京的第一天,手机中便出现陈科发来的一段文字:“前不见家人,后不见队友,身在喧闹的商厦,突生前所未有的孤寂!好想再说一声,五分钟后又一城见,四周人卷人舒,却无人驻留……”,我鼻子一阵酸……。

 

 

杜智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5年4月6日